最近看了<現在,很想見你>一書,對男主角的病很好奇,因為跟電影<神鬼玩家>中的霍華休斯好像...所以找到了..<強迫症>的簡介...如下:

<與憂鬱症狼狽為奸的強迫症>它是虛耗精神力的「原兇」,也是引狼入室的「罪人」! 

古希臘神話的悲劇人物薛西弗斯(SISYPHIS),被天神處罰叫他不停地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由於石塊本身的重量,它又從山頂滾下來。因為祂們相信沒有比從事徒勞無功和毫無希望的工作更加可怕的處罰。
好比中國民間故事中的「吳剛伐桂」一般。儀式性行為:旁人看來無意義但患者認為他們必須如此而且不能有例外的行為,就像祭拜神明的儀式一般絲毫不能做錯,一旦錯了一步諸如:應該要在床邊轉三圈只轉到兩圈或是本來要用左手卻錯用右手觸碰門把等等。有時輕度憂鬱症所累積起來的傷害比其他心理病症還有嚴重(因為不易發覺)一種社交障礙,會阻礙患者的人際發展例舉真實案例為了降低焦慮而產生之重複性行為,對旁人而言是無意義、看不出有何作用的動作,患者卻非常依賴的行為。強迫症演變成憂鬱症的過程,我個人稱它為強迫→恐慌→憂鬱的三部曲。
就一個強迫症患者而言,
1.先是害怕某件事件→(譬如害怕SARS的威脅)
2.後來演變成強迫症,靠反覆儀式行為才能安心,結果患者身心俱疲→(懷疑手不夠乾淨而反覆洗手)
3.患者壓力升高,造成恐慌→(精疲力盡的感覺影響身體不舒服、每天滿腦子都在想著自己會不會得病)
4.引發憂鬱症的結果→(整天處在莫名的害怕中,心情因而悶悶不樂,嚴重的話甚至想以死亡解決一切) 治療方式有哪些?

引言
「我沒辦法不去想它,雖然我知道這是不對的,但是心裡就是不舒服,好像有種討厭的感覺一直黏著我,不對勁就是不對勁,只有想到感覺對勁了那感覺才會暫時消失,但我也精疲力盡了,更討厭的是下一次不知道又要想個幾次!」

「我也想一次搞定啊!不過我就是一直覺得哪裡有錯,要做個三五趟或更多次才覺得滿意,檢查、檢查再檢查,弄得我要躲躲藏藏地做,在同事面前還得假裝自己蠻正常的,其實我很痛苦啊!」

「一但我感覺有什麼錯了,我就要去床邊原地轉圈圈,三圈有時還不夠,直到覺得"夠了"才能停下來,轉得我昏頭轉向的...我知道這是愚蠢又無意義的,不過我就是無法停下來,好像有某種力量逼我不得不做...」

有人把它比擬成「薛西弗斯的巨石」,不過因為我是讀資訊的,所以我比較喜歡把它比成像是「電腦病毒」一般,無意義地消耗著電腦資源,最終電腦無法執行任何工作,到當機的地步。

反觀人也是一樣,無端地進行著無數次的「儀式行為」直到精疲力竭、無法思考,嚴重的可能連家門都無法跨出一步,只因為他(她)要洗個馬桶!(別笑!!)


何謂強迫症?
強迫性精神官能症又簡稱強迫症,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
罹患強迫症的人會陷入一種無意義而且令人沮喪的重複想法與行為當中,卻一直無法擺脫它。

強迫症的表現可以從十分輕微到非常嚴重,但是假使症狀嚴重而不治療,可能摧毀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學校的表現,甚至連家中的日常生活都有問題。

因為他們耗費太多時間與精力在許多一般人認為瑣碎不重要但他們卻覺得非常有意義的行為上。

旁人看到患強迫症的病友常常在一些簡單的、甚至是無意義的事情上浪費許多精力與時間,他們會感到不可思議。

可是對病友而言卻是拼命地想擺脫這種感覺,旁人的不諒解也加重了病友們的壓力,無形間也助長了症狀的發生。
(不過也有些病友的症狀實在隱藏的很好,在旁人眼中他們是"正常人",只不過反應和動作慢了一點而已。)


強迫症的成因
醫學研究現在是傾向於體質因素,腦影像研究如正子攝影、核磁共振也顯示在患者的腦前額葉、基底核、尾狀核有異常發現,這些都顯示此病的病因是來自生物因素。

由於腦部有病灶,對很多訊息的過濾過份仔細,所以導致訊息塞車無法通行。
也讓很多強迫症患者會不斷地重複檢查,無法快速完成工作。

臨床顯示強迫症對某些影響血清張素(serotonin)的藥物有良好反應,另外在動物研究上也發現高劑量的促多巴胺(dopamine)藥物會引起儀式化行為,而且某些基底核多巴胺失常的神經疾病伴隨有強迫症,這說明了腦內化學物質失衡和強迫症的關係。

所以強迫症絕對不是兒童時期學到的壞習慣,也不是個人的古怪個性使然,它就是一種屬於精神科範疇的疾病。

但是很不幸地,由於強迫症與憂鬱症同是基因方面的疾病,所以它是會遺傳的疾病。

過去的精神科流行病研究指出強迫症之終生盛行率大約2%-3%左右,男生與女生罹患此一疾病之機率相當,有三分之二的個案在二十五歲前就發病。
強迫症之病程多起伏不定、時好時壞,有時症狀之惡化與生活壓力有關。


資料參考:
強迫症相關網站-1強迫症相關網站-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bandcc 的頭像
    bbandcc

    Liang-Ting's 2.0

    bband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